娃娃鱼:无法在野外生存的生物

发表时间: 2018-10-28 03:23


《致富经》这档节目,承包了一代人的创业热情。

千奇百怪的饲养对象比创业梦更让人开眼界,有些甚至让人觉得“这都能养”。

例如耳熟能详的保护动物,娃娃鱼。


娃娃鱼是我们最常提到的国家保护动物之一。

它在1988年的时候,成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

从当上保护动物那天开始,娃娃鱼的鱼生都变了。

它从餐桌美食成了保护动物,又从保护动物重回餐桌美食。


“先给个背影”

娃娃鱼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早已混迹几千年。

对食物的追逐,是柴米油盐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基因。

早在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中,就提到了娃娃鱼:“其形如䱱鱼,四足,其音如婴儿,食之无痴疾。”

而随着养殖技术成型,非野生娃娃鱼甚至可以买回家中,当个存粮。



养活濒危物种,是件不容易的事。

但中国人就是给养活了,还成千上万地养在养殖场内。

与人工环境里的娃娃鱼相比,野生娃娃鱼过得却很悲哀。

如今很难在野外发现一只娃娃鱼了,这事儿连国外的学者都着急。



娃娃鱼是一份大自然的礼物。

它存在历史比恐龙悠久,却始终没有多少变化,被叫做“水中的活化石”。

它属于水生脊椎动物向陆生脊椎动物过渡的类群。

同时它对水环境非常依赖,迁移能力较差,因此也是研究动物进化的好材料。


这也难怪国外学者都对其生存状态如此关注。

例如2012年时,伦敦动物学会(ZSL)在中国启动了一个为期3年的达尔文项目,就是为了拯救娃娃鱼。

越来越多的综合调查研究,也在褪去娃娃鱼神秘的衣衫。


其实娃娃鱼,正确的称呼应该是“中国大鲵(Andrias davidianus)”。

它隶属于隐鳃鲵科,这也是古老的一科。

现存最古老的隐鳃鲵科化石,可追溯到一亿六千万年前。

但现在这一科只残存2属3种,除了中国大鲵,还有同属大鲵属的日本大鲵(Andrias japonicus),以及隐鳃鲵属的隐鳃鲵(Cryptobranchus alleganiensis)。



中国大鲵是由一名19世纪的欧洲学者Émile Blanchard命名的。

在这之前,我们都将娃娃鱼看作一种鱼类,其实它和青蛙、蝾螈一样是两栖动物。

而且它是现存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,能长到1米长。

有记录以来最大个体全长1.8米,重50千克。


Émile Blanchard

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它们出生时不过3厘米长。

它们在每年5~8月繁殖,雌鲵每次产下多达300余枚卵。

卵粒如同念珠一样颗颗相连,长度能达到数米长。

雌鲵留下卵后便离开,雄鲵则要独立完成受精和守护后代的重任。

2个月后幼鲵出生,它们还会过上一段集群生活,直到幼鲵都能独立生活了,雄鲵才会离去。



幼鲵有着粉红色的羽状外鳃,不过越长大也就越丑,外鳃收了起来,变成用肺呼吸。

成年娃娃鱼的长相,很符合两栖动物一贯的画风。

头扁平,四肢短小粗壮,尾巴形如一把蒲扇,有着一对小眼睛,没有眼睑,体色多变,褐色、黄褐色等,与环境中的鹅卵石相似。



与样子充满违和感的,是它的小名“娃娃鱼”。

一说是娃娃鱼的叫声,像极了婴儿的啼哭声。

不过这是以讹传讹,娃娃鱼没有发声器官,声音可能是吐泡泡、吞咽发出的物理声音。

也有说法是娃娃鱼的四肢如婴儿般,胖胖的短短的。

娃娃鱼身侧的褶子也是一大特点


“娃娃鱼”只是它众多名字中的一个,典籍中还有叫做“啼鱼”、“狗鱼”、“脚鱼”等。

也有认为阴阳八卦,是按照两只娃娃鱼头尾相接的形态创作。

如此高频的出镜率,正说明娃娃鱼在过去数量多、分布广泛。

娃娃鱼曾分布于长江、黄河和珠江广大流域,分布之广,直追四大家鱼。


一项保护娃娃鱼的活动海报

如今分布区缩小了许多,对它们的影响最严重的是栖息地环境恶化。

娃娃鱼终身生活在水中,而且喜阴畏热,栖息于洞穴中,喜欢夜晚外出,不爱上岸。

它们需要黑暗的环境,性腺只有黑暗光线下才能发育成熟。

强烈光照不仅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发育,甚至会造成死亡。



好在它们对吃的不挑剔,只要是肉,鱼、虾、蟹、蛙、蛇、昆虫都能吃。

如果偶有停留在水边的鸟、鼠,也却之不恭。

娃娃鱼不会将食物嚼碎,囫囵吞下后在胃中慢慢消化。

它能两三年不进食,也能突然暴食,饱餐一顿能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。



它们比较懒,捕食全靠食物送上门。

静静地守在滩口石堆中,假装自己是一块鹅卵石。

当猎物从它嘴边经过,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一口咬住。

一口又尖又密的牙齿,只要被咬住就没有放开的道理。

所以别看娃娃鱼看似温顺,都是为了冷不丁地来一下。


当然,静静趴着也能借助保护色隐蔽自身,躲避天敌。

如果被发现,还有最后一招——发达的腺体

有尾类动物中许多种类会分泌毒液,少数还会致命。

娃娃鱼虽然不会分泌毒液,但遇敌仍会分泌大量黏液,让捕食者望而却步。



也许这正是几亿年的智慧,让它们无需变化地繁衍至今,还拥有60年,甚至更长的寿命。

不过现在已经不奢求能找到多长寿的娃娃鱼,找到一只就不错。

有一句话这么说:找到一只野生的日本大鲵平均需要1.2小时,美洲大鲵则需要2.2小时,然而找到一只野生的中国大鲵要花上4个月。

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,野生娃娃鱼的种群数量下降了80%以上。

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将它的濒危登记评定为极危(CR)。



为了挽救娃娃鱼,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娃娃鱼驯养繁殖,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可谓一日千里。

为了补充野生群体,还将人工养殖的群体再放回野生环境中。

据不完全统计,放流数量达到105918尾。

但现在看来这个行为并没有改变什么。



最近的一项关于娃娃鱼的研究,解答这个情况。

我们常以为中国大鲵都是同一类,事实上目前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鲵的种群至少包含了5个独立的演化支系。

换句话说,我国可能分布着5个不同种类的大鲵。

这也意味着,我们所谓的放生行为,不过是将无序的引种养殖产物,放归大自然。



其实相应的疑惑早在十几年前就有提出。

根据一篇2001年综述文献,研究团队调查了我国的的娃娃鱼分布情况。

发现娃娃鱼的分布趋于片段化和岛屿化,这对于不善迁徙的娃娃鱼而言,基因交流近乎不可能。

这也提出了一种可能,各地娃娃鱼为了适应环境,形成独特的的种群遗传特征。


图自:《大鲵保护生物学及其研究进展》


如今这一可能成为事实,这也让过去几十年的保护工作陷入尴尬。

因为没有考虑到基因问题,养殖的娃娃鱼不是“纯种”,为野生环境带去的,是一次不知后果的大乱炖。

同时养殖娃娃鱼也许会给野生娃娃鱼,带去未知的疾病风险。

要知道,娃娃鱼饲养产业里,应对疾病一向是个攻关难题。


奇妙的是,养殖场里的娃娃鱼并没有因为基因大混乱而变得难吃,品质甚至有所提升。

这让娃娃鱼的处境更加吊诡:

它已经不是被关在笼子里,而是被刻在了屏风上,笼子打开了,它还能重返自由,屏风上的它,就算是褪了颜色,起了线头,也得不到自由。

*参考资料

李欣, 赵迪鹏, 梁刚, 高志, 卞秋云. 大鲵的形态性状分析与生长模型构建[J].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8.

段延, 熊斌, 颜文博, 王杨科. 大鲵的生物学研究进展[J]. 黑龙江农业科学, 2018.

周小愿, 蔺爱英, 边保团, 贾秋红, 张星朗. 中国大鲵疾病研究进展[J].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, 2012.

李莉, 王锡昌, 刘源. 中国养殖大鲵的食用、药用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[J]. 食品工业科技, 2012.

罗庆华, 刘清波, 刘英, 罗浩, 唐初春. 野生大鲵繁殖洞穴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[J]. 动物学杂志, 2007.

WilliamE.Evans, 王丁. 大鲵的水下发声与相关行为[J]. 水生生物学报, 2005.

章克家, 王小明, 吴巍, 王正寰, 黄松. 大鲵保护生物学及其研究进展[J]. 生物多样性, 2002.

中国大鲵的可持续未来. cgs.zslsites.org.

Rachel Nuwer. China’s Giant Salamanders Pose a Conservation Conundrum. The New York Time.

davidianus; Blanchard, 1871) in the Qinghai Province. Amphibian & Reptile Conservation.

Jason Bittel. This Giant Salamander Isn't 200 Years Old, But It's Still Super Rare. NATIONAL GEOGRAPHIC.